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过江隧道贯通

2019-01-07 210 0

  近日,松花江冰封江面以下27米,泥水平衡盾构机经过199天的掘进,顺利抵达松花江南岸接收井,国内首条下穿松花江隧道实现全线贯通。


  此次贯通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五标太阳岛站至人民广场站区间过江隧道,为双线双洞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先后由两台泥水平衡盾构机掘进,并一次性成功下穿松花江1.2公里宽的主江,开创了中国隧道施工首次下穿松花江的先例。

  该隧道工程综合施工难度在世界同类型工程中排名前列。施工方攻克了盾构长距离下穿江底、软岩富水砂层小曲线盾构掘进、严寒地区泥水盾构冬季施工等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成功实现了两台盾构安全穿越松花江。

  对于盾构机在松花江江底长距离富水砂层掘进对刀盘、刀具磨损严重的问题。建设者们针对性地对盾构刀盘进行了耐磨改造,增加了刀盘耐磨板数量及厚度,优化刀具配置,加强刀具的耐磨保护,提高盾构机在砂层中掘进的适应能力,从而确保了两台盾构机一次性安全过江,避免了施工中江底开仓换刀风险;此外盾构过江段地层为富水砂层,地层含水量、透水度都很高,长距离、高水压施工条件下,很容易导致透水漏砂风险,这对于在江底施工的人员、机械来讲将是“覆顶之灾”。针对富水砂层特性,建设者在盾构机设计选型时,对刀盘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在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采取有效的防透水措施,从而确保了盾构机安全掘进。

  不仅如此,建设者们还需要驾驶500吨重的盾构机,在这种不稳定的地质中,进行“急转弯掘进”。此次过江段隧道总长1906米,其中过江段长度1200米。线路呈反S形,共设置两个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400米、450米。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施工挑战,施工中建设者们优化掘进参数,减少盾构掘进对江底不稳定地层的扰动,严格泥浆指标控制,采用动态化施工管理模式,在地面设立信息化管理调度指挥中心,24小时进行监控,为盾构机过江进行“保驾护航”。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是哈尔滨市连接松花江两岸的交通主干线,也是中国隧道建设史上首次长距离下穿松花江的工程项目。工程起于哈尔滨市呼兰区学院路松北大学城站,向南穿越松花江和哈尔滨主城区,止于香坊区气象台站,线路串联呼兰、松北、道里、南岗、香坊五区。地铁建成通车后,将促进松北、呼兰和新香坊地区的发展,有力支撑起哈尔滨城市发展中“北跃”发展战略。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