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学术大会(2024)
郭传新 / 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

  郭传新,198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同年8月,分配到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一直从事建筑机械设计与研究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先后担任中日基础施工机械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桩工机械研究室主任等职务。1995年~2002之间,曾多次到日本车辆制造株式会社研修桩工机械设计业务,前后累计时间约两年半。2002年以来担任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桩工机械分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桩工机械分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加的科研开发项目有数十项,多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负责人。主要有:

  DZ75K振动锤。该项目为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于1993年12月通过建设部鉴定。该机采用双电机驱动,中间设计有φ500mm通孔,可直接放置钢筋笼,可利用自由落锤施工扩大头桩,提高桩的承载力。

  XYR18型全液压履带式旋挖钻机。该项目为科技部2003年度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5年4月通过建设部鉴定,鉴定结论是:该旋挖钻机是集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先进、高效的大直径灌注桩施工设备,该机的主要特点填补了国内空白,整机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该机现已批量生产。获得2006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

  SMW工法用ZLD110、150和150A型三轴式连续墙钻孔机。其中ZLD150型为科技部2004年度科研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ZLD110型于是2000年开始批量生产,ZLD150型于2005年10月完成第一台样机试制并投入使用,现已批量生产。该系列钻机的开发可替代进口,进一步促进SMW工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高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水平,在城市交通、地下工程、水利等建设中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ZLD150型钻机获得2008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建筑基础深基础支护施工设备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负责人,主编《旋挖钻机》、《打桩设备 安全规程》、《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打桩设备 术语和商业规格》等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高文生 / 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

  博士,研究员,博导。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地基基础研究所所长。兼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及桩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深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现为《岩土工程学报》编委、《建筑结构》编委。具有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和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

  长期从事桩基础工程和地下空间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和标准规范工作。负责完成的有雄安新区“起步区排水防涝和竖向工程方案预研究(岩土工程专题)”、中央电视台桩基后注浆工程、国家计算机网络安全与信息管理中心桩基工程、神华国华印尼爪哇7号燃煤发电工程桩基与地基处理咨询及评估等大型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与咨询项目20余项。主编和参编《建筑地基基础术语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及《盾构隧道工程设计规范》等本国家、行业及社团标准规范20余部。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用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建设部科技进步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7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标准科技创新 “领军人才奖”等荣誉称号。获得2012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



TOP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