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铁6号线马銮中心站-西滨路口站首开段全部贯通

2020-05-15 558 0

近日,厦门地铁6号线首开段(马銮中心站-西滨路口站)全部贯通。

20200515094625_5582

厦门地铁6号线首开段集西区间盾构机顺利出洞

厦门地铁6号线首开段项目包含2站2区间,合同总造价5.89亿,线路总长4.33千米,其中跨海段总计1450米,也是福建省首例土压平衡跨海盾构施工隧道。

厦门地铁六号线航拍图

蛟龙跨海 挑战极限 跨越蛟龙入海

本项目两个盾构区间分别跨越810米和640米海域段,海水深度平均4.3米,为中建系统首例盾构跨海施工隧道。在海底穿越过程中,存在海底覆土被击穿、海水夹杂泥沙大量涌入隧道等风险,且海水具有强腐蚀性,管片长期接触易被腐蚀,导致隧道渗漏水较多。

外涂高分子环氧树脂的管片

项目部通过优化盾构掘进参数、管片外涂高分子环氧树脂防止管片腐蚀、加入高分子聚合物改良土体防止海水喷涌和利用无人机海上巡查及海底扫描等信息化监测手段等,顺利通过跨海段,成型隧道质量良好。本次两个区间均顺利贯通,有效填补了中建系统内盾构跨海施工的空白,开辟了福建省内土压平衡盾构机跨海施工的先河,为后续盾构跨海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过海段施工

挑战小间距穿越

项目存在多处小间距穿越:一是下穿综合管廊和地下通道,距通道底最小距离0.9米;二是上跨厦门地铁2号线,距厦门地铁2号线顶部最小距离4.05米;三是左右线交叠,左线上跨右线最小距离2.49米;四是左右线平行小间距段,最小水平距离2.49米。

上跨厦门地铁2号线

左右线交叠

小间距施工是盾构施工的重难点,也是高风险点,项目部通过提前加固地基、优化掘进参数、把控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使用液压支撑台车等措施,保证盾构施工安全穿越,未发生一处管片破损及变形错台。

注浆加固

优化方案 资源创效 创新采用围堰施工

集美岛站原始地貌为鱼塘和塘埂,施工条件极差。为确保盾构机按节点要求始发,项目部通过精密论证,创新提出用围堰法进行施工,并得到审批通过,为厦门市财政节省约2500万的吹填建设费用。

围堰法施工航拍

液压台车稳定隧道

在传统的交叠段施工过程中,为防止盾构机通过时直接压塌隧道,一般采用焊接钢架洞内支撑法来提升隧道的稳定性。但是该方法加工时间长,且下部横撑会阻挡电瓶车通行,阻碍盾构机的正常施工。项目部不断优化方案,创新采用可移动的液压台车,有效提升了施工便利性、稳定性和效率性,并为项目节省了钢架焊接的加工费,创造60万元的经济效益,节约工期30余天。

可移动的液压台车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