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2 199 0
继高铁新城片区综合管廊监控中心之后,长沙又有3座综合管廊监控中心于近日建成,分别是湘府西路分控中心、京珠东西辅道分控中心和梅溪湖控制中心。至此,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4座监控中心已全部完成建设。
监控中心被称为是综合管廊的“大脑”,利用管廊内已有的监控和报警系统,将实现对管廊的智能监控。据了解,3座控制中心投入使用后,将分别承担湘府西路综合管廊、京珠东西辅道综合管廊以及梅溪湖片区和高新片区综合管廊的信息化监控与报警使用的要求,通过监控室和廊内已有的4大智能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预警与报警系统)对入廊管线以及管廊内部进行24小时智能监控和设备系统的统一调度。
据悉,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总长度61.4公里,总投资约55亿元,由18条管廊、4个监控中心共计22个项目组成,分布在高铁新城片区、湘江新区梅溪湖片区和高新片区。根据计划,到2018年底前,国家试点工作建设任务将全面完成;到2020年,力争建成100公里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到2030年,新建城区及部分老旧城区基本建成和运营约400公里干支结合、成片成网、安全高效、覆盖全市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体系。
由于地下管廊里面都是电线,随着时间的流逝,电线会慢慢老化,加上某些虫子和老鼠的撕咬,导致电线着火,着火初期会产生CO气体。为了防止损失,需要增加检测CO气体的传感器,来报警。另外当电力舱需要工作人员来维护,而电力舱深处可能会缺氧,工作人员进入电力舱后,由于缺氧造成人员的伤亡,故需要实时检测电力舱的氧气含量。同样的,针对燃气舱,可能会泄漏天然气,故需要增加检测天然气的传感器。
2024-09-04 944 0
2024-09-04 870 0
2024-09-04 881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