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灰土垫层施工工艺

2015-07-22 453 0

 

  1引言
 
  灰土因具有原位处理、以土治土、施工工艺简单、对作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等特点,在中国已有着数千年前的应用历史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施工准备
 
  2.1施工要求
 
  施工时按图1设置2:8灰土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处理范围见下表2-1。
 
  2.2材料准备
 
  2.2.1土料
 
  宜优先采用基坑中挖出的土,或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土内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和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基颗粒不应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2.2石灰
 
  石灰以生石灰消解3-4天后过筛使用,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水分,灰土中石灰氧化物含量对强度的影响,见下表。
 
  2.2.3灰土土质、配合比、龄期对强度的影响(MPa)见下表。
 
  2.2.4灰土的配合比2:8指的是体积比,灰土搅拌宜在坑下进行,土的计量使用皮筐。
 
  3施工方法
 
  3.1施工要点
 
  3.1.1对基坑应先验槽,清除松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如有积水、淤泥,应凉干;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孔洞,应及时挖除后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
 
  3.1.2灰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用人工翻拌,不少于3遍,使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一般最佳含水量为14~18%,如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稍晒干或洒水湿润,如有球团应打碎,要求随拌随用。
 
  3.1.3灰土应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300mm。
 
  3.1.4灰土应当天铺填夯实,入槽(坑)灰土不得隔日打夯。夯实后的灰土30d内不得受水浸泡,并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或在灰土表面作临时性覆盖,避免日晒雨淋。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适当防雨、排水措施,以保证灰土基槽(坑)在无积水的状态下进行。刚打完的灰土,如突然遇雨,应将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稍受湿的灰土可在晾干后补夯。
 
  3.2作业方法
 
  3.2.1工艺流程: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坑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3.2.2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2.3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设计要求为2∶8。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2.4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2.5基坑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特别是坑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应清理干净。
 
  3.2.6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300mm,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边壁上的标高桩对应检查。
 
  3.2.7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确定不少于三遍。打夯时注意,夯夯重叠1/3,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3.2.8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3.2.9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灰土施工前应进行验坑。
 
  3.3检验试验方法
 
  灰土处理的质量检验由试验员在现场实际检验。操作方法及顺序为:对每个基坑的每一层取一次样检验,取样点不得在基坑边0.5m范围内取样。检验时用环刀取样,取样时用铁锹将上层浮土铲掉,用榔头将环刀打入地下,取出环刀,用刀将环刀两边的灰土铲平,称出环刀及灰土重,将灰土铲出放入炒盘内炒干,然后称出干灰土的重量。计算出试样干容重,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层铺垫夯实,否则,应找出原因继续夯实,直到合格为止。
 
  检验时应有监理工程师在场且做好原始记录,监理工程师应在原始记录上签字。
 
  3.4工艺要求
 
  a)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如特殊原因不能浇筑时,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在灰土表面铺设300mm~500mm厚的素土。
 
  b)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
 
  c)灰土顶面标高、表面平整度±15′15″,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3.5施工注意事项
 
  3.5.1基坑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验槽,并按设计、监理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3.5.2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在基坑边坡上每隔300mm钉上灰土上平面的标高桩。
 
  3.5.3注意不要一次挖到设计深度,以防雨水汇集引起黄土湿陷;待所有材料备齐后方可进行打垫层工序。
 
  3.5.4如发现坑底有局部软弱土层或孔穴时,应挖除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填实。
 
  3.5.5对灰土处理的地基夯实后的干容重不小于15kN/m3。
 
  3.5.6地基处理宽度和高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5.7铺设灰土前,须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铺设灰土。基坑(槽)内应无积水。
 
  3.5.8灰土的配料(体积比)应正确。
 
  3.5.9灰土施工前应将积水、淤泥清除干净,待干燥后再铺灰土。
 
  3.5.10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其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土料成团,两指轻捏能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须晾干。灰土应拌和均匀,颜色
 
  一致,拌好后应及时铺好夯实,不得隔日夯打。
 
  3.5.11灰土应分层夯实。预先在槽(坑)底或槽壁处用竹钎每隔0.3m处设一标准点,加以控制灰土虚铺厚度及平整度。
 
  3.5.12每层灰土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的干土质量密度在现场试验确定。一般夯打(或辗压)不少于3遍。
 
  3.5.13压实后的灰土三天内不得受水浸泡,同时也应防止日晒雨淋,需用彩条布作临时遮盖。
 
  3.5.14灰土的干密度或贯入度,应按规定分层试(检)验,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5.15雨天不宜做灰土工程;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胀裂等质量返工事故。
 
  3.5.16对于基础设计有灰土防水层及散水坡的塔位施工参照上述要求进行。
 
  3.6安全及文明施工
 
  3.6.1施工现场应注意安全用电,现场接线必须由专业电工操作(证件齐全)。
 
  3.6.2打夯机必须使用三相四线的电源线,零线接地良好。
 
  3.6.3发电机和配电盘必须有良好可靠的接地,配电盘必须安装有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3.6.4打夯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3.6.5熟石灰应用统一的编织带装好,以便于计量和保护环境。
 
  3.6.7施工现场应用彩条布设置围墙,防止白灰和土污染周围环境。
 
  4施工组织
 
  4.1施工人员组织
 
  4.2施工机械设备
 
  参考文献:
 
  [1]韩晓雷.土力学地基基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邪彬,灰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
 
  [3]屈峰玉.灰土垫层压实系数大于1.0的原因分析和质量评[J].岩土工程界.2007.10.
 
  [4]《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89-2006
 
  [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消石灰粉》JC/T481-1992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
 
  [9]750kV延安—榆横送电线路工程施工I标段的2:8灰土施工。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