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垫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新探

2015-07-22 75 0

   引言
 
  公路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公路工程的发展,对于其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公路垫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关系着公路投入使用后的舒适度、平整度以及安全性。任何一个工程,其施工技术都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手段,公路工程也不例外。本文对公路垫层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公路工程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某公路工程的垫层施工,主要采取在挖方岩石路基垫层上铺30cm厚的水泥稳定砂;在填方或土路基上先铺14cm厚的砂砾垫层,然后再铺20cm厚的水泥稳定砂,确保该公路工程垫层施工技术及质量。
 
  二、公路垫层施工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1施工材料的要求
 
  施工时所采用的砂、碎石要按时运到施工现场指定的地点,砂垫层需要选择级配非常好的中、粗砂,不允许这类砂里面含有草根和垃圾等各种杂质,它们的含泥量不能超过5%。一般碎石垫层需要采用没有风化的干净砾石或者碎石,这些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能超过50毫米,含泥量不能大于5%。碎石垫层的颗粒级配常需按照5到31.5毫米的连续级配碎石进行配制。
 
  施工人员应该在CFG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位置采用级配碎石下承层进行填筑,碎石垫层施工期间需要采取自卸汽车将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指定的地点,并采用装载机和平地机将其整平,然后再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其压实厚度一般需控制20厘米左右,碎石的上面需要铺设双层的土工格栅,但是不能把土工格栅直接与碎石垫层进行接触,另外土工格栅上下层以及两层土工格栅之间还要铺设一层10厘米厚的中粗砂保护层,而且中粗砂保护层还需采取压路机进行静压压实,一般中粗砂保护层上面还需填筑30厘米厚的碎石垫层。
 
  1.2开展测量放线工作
 
  测量工作需要按照线路的中心线、地面的高程以及路基的横断面每隔50米对线路两边及其中线进行放样,并且还要采用白灰将褥垫层铺垫的区域范围撒出来。测量时所允许的误差应该满足公路地基施工规范所规定的有关测量的范围,不允许测量太大,否则需要重新进行测量。
 
  2、砂砾垫层施工技术
 
  2.1备料
 
  备料前应根据施工段长度、宽度、厚度及砂砾密度,计算出需要的砂砾质量,根据料场砂砾的含水量以及运料车的吨位,计算出砂砾的堆放间距。
 
  垫层砂砾总质量=垫层长度×宽度×厚度×砂砾密度或垫层砂砾总质量=运料车吨位×车数。
 
  2.2施工放样
 
  对已验收完毕的路基,采用全站仪进行线路中桩、边线放样,直线段每隔15-20m钉一木桩,曲线段加密至10米一桩进行标识,并涂抹红油漆等明显标记标出垫层的设计标高。在断面方向,每一断面测量3点,即中线测量1点,然后在底基层两侧各测量一点,确定底基层高程,再在对应断面上的路肩处设置指示桩,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的边缘设计标高。施工时进行栓桩并记录。该点作为填料厚度依据及压实系数计算判定的依据,并在钢制标高架上用钢丝绳连接高程控制各点,作为摊铺机控制摊铺厚度的参照依据。
 
  2.3铺筑试验
 
  2.3.1在基层铺设施工前,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试验路段开始施工。
 
  2.3.2在试验段开工之前,提供计划用于试验路段的原材料以及备料、摊铺、碾压的设备和施工程序、工艺操作等详细书面说明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3.3试验方案包括采用不同组合的压实方法,在不同现场含水量的情况下检验所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能否满足备料、摊铺和压实的效率以及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要求。
 
  2.3.4现场压实试验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并达到监理工程师满意为止。并详细记录压实方法,包括压实设备类型、工序、压实次数和厚度,以及压实时材料的含水量范围、干密度作为正式摊铺中的控制依据。
 
  2.4摊铺、洒水及整形
 
  垫层施工宜分段进行,每个作业段长度以500米左右为宜。用推土机将砂砾料堆大致推平,然后用洒水车均匀地洒足需要的水分。接着用平地机反复平整砂砾,直到砂砾均匀地摊铺在路基上,并形成规定的路拱为止。同时,人工配合找补,防止出现局部缺料或粗料集中现象。
 
  2.5碾压
 
  2.5.1砂砾经摊铺和整形后,当处于最佳含水量±1%内,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方向均与路中心平行,直线段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到外侧,双轮为30cm,三轮为后轮宽度的1/2,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为止。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并且有正确的断面和适度的路拱。
 
  2.5.2在机械碾压过程中,基层的表面要终保持湿润,如国表面水蒸发得快,要及时给予少量的补水。
 
  2.5.3碾压过程的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问题的现象,要及时翻开基层,并且要重新拌和或者加水泥、石灰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2.5.4出现粗细料离析的情况应该用砂子或较细的料找补,翻拌均匀。
 
  2.5.5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其表面不受破坏。
 
  3、水泥稳定砂垫层施工技术
 
  3.1施工人员要结合每车碎石的方量,采取划格布料以及挂线定高的方法,派遣专人指挥卸料,每辆车需要对应一个方格。
 
  3.2填料摊铺应该采用装载机进行初平,这样才能确保每车料都能及时摊平,随后才需采用平地机对其终平,而摊平的厚度应该采用挂线进行控制,而虚铺的厚度则需控制在24到25厘米,以便确保唐铺面能在纵向与横向都保持平顺均匀。
 
  3.3在确保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合格后,才可对第一层砂垫层进行铺设。
 
  3.4卸料前要把每一车砂方量计算好,然后采取画格布料以及挂线定高的施工措施,派遣专人进行指挥卸料,也需确保每一车对准1个方格。
 
  3.5填料摊铺平整后还要采用装载机对其进行初平,每车料都需及时进行摊平,然后采用平地机对其进行终平。
 
  3.6采取挂线的方法来对其摊平厚度进行控制,一般虚铺厚度要控制在13厘米。摊铺面的纵向与横向之间要保持平顺均匀。
 
  3.7碾压处理
 
  碾压主要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处理。整平完成后,首先用振动压路机由路边沿起向路中心碾压(超高段自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采用大摆轴法,即全轮错位,搭接15~20cm。用此法震压6~8遍,下层压实度满足要求后,再用压路机低速1/2错轮碾压2~3遍,消除轮迹,达到表面平整、光洁、边沿顺直,路肩一同碾压。碾压必须连续完成,中途不得停顿。碾压过程中应行走顺直,低速行驶。水泥砂从拌合至结构层碾压成型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4h。
 
  3.8质量检验
 
  为有效确保垫层施工质量,对各个施工环节采取质量检验是必定环节。在整个垫层施工过程中,试验员应进驻施工现场,待完成碾压遍数后,立即取样检验压实度。压实不足要立即补压,直到满足压实要求为止。成型后的2d内完成平整度、标高、横坡度和宽度检验,检验不合格的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处理。翻浆、轮迹明显、表面松散、砂粒径超标等有外观缺陷的不予验收,应彻底处理。标高不合适的,高出部分用推土机刮除,低下的部分不准贴补;标高合格率不低于85%,实行左中右三条线控制标高。压实度、强度必须全部满足要求,否则应返工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垫层施工技术对于公路路基及路面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直接的影响,在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中要切实把握好公路垫层的施工技术,合理进行利用,从而促进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奇志,刘未.砂石垫层施工技术在软弱地基基础加固处理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09,07:160-163.
 
  [2]焦昆.褥垫层技术在公路复合地基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3,06:246-247.
 
  [3]杨建群.浅谈道路施工中路面垫层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9:117.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