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1 120 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加快了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步伐,对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跨经纬度的范围较大,各地域的地质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房屋建筑环境日益复杂化的今天,科学、合理和正确的地基处理技术、方法和工艺,对房屋建筑施工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和质量的保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地基施工的步骤
地基工程施工首先要了解工程概况,根据工程的环境和工程量以及特殊性来指导基坑的开挖。在地基施工中要用到的机械设备以及人员配置,事先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等原则。
1、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供车辆及施工人员出入的大门,做好土方开挖前的道路铺设,根据开挖及出土工作面的安排要相应设置路口与路线,安排截水、排水系统,防止遇雨或其他自然灾害使大量的水进入地基中。
(2)落实好弃土场地。选择合适的放置土场,不能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
(3)按工程监测要求,开挖前先布置各种类型的观测点,并测定初始数据。
(4)施工现场布置。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亲自指导,并做好施工进度计划。
2、基坑土方开挖施工
(1)要了解深基坑开挖的设计方案。
(2)要了解和掌握基坑的水文地质特性。因为水文条件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影响施工组织和管理,影响施工技术的运用。
(3)要了解深基坑的环境状况。
(4)布置基坑开挖的其他事项,避免发生事故。如严格按要求放坡,基坑顶边坡上禁止堆土。基坑开挖采用机械纵向分段分层开挖,随挖随修坡。开挖至基底后,及时浇注垫层,避免受积水或雨水影响。
(5)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当基底土层不符合设计要求或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处理。
3、施工保证措施
施工保证措施包括3个方面:质量技术保证措施、安全施工保证措施以及工期保证措施。不仅要保证房建地基质量,更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对此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奖罚规定,在工期上必须保证按节点进度进行。
4、施工降(排)水施工
施工的降(排)水工程分为基坑外降(排)水井措施、基坑排水处理措施以及基坑内排水系统的处理措施。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现代化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房屋建筑的日益高要求以及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单一的运用某一种地基施工技术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将多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已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处理地基问题的共识。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以下几种技术进行分析。
第一,加固土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技术:即利用这2种桩具有的胶结性能与房屋建筑地基相组合。应用加固土桩的地基处理技术,能有效预防上上部基土出现变形,从而更好地发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荷载承受能力强的优点,极大地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土的抗剪性能,有效预防地基土体被破坏的情况的发生。
第二,碎石桩法和强夯法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中应用这一方法,应做好填土层中碎石桩的处理,进而为便于在地基土壤中排水与挤密,应采用强夯法把碎石桩捶散,再把碎石挤进地基基部,大大提升房屋建筑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第三,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普通碎石桩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是桩基法,这主要是由于桩能将承载力往下传递,从而有效提升桩基的承载性能。但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单一的桩已难以满足现代房屋建筑队承载性能的需求。因而如果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普通碎石桩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之中,在提升桩基承载性能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且能有效预地层的液化,在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同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IFCO强制固结的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是由荷兰的IFCO公司所提出的地基处理新工艺技术。将这一技术应用在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能极大的提升地基固结的速度。这主要是因为该技术中包含了两大系统,一是加压系统,其能在改变渗水流向的同时确保其与重力方向一致,进而提升地基固结的速度;二是排水系统,其具有与加压系统的大致相似的改变方式,能极大的改变排水通道,从而极大的提升地基的固结速度。
第五,粉煤灰吹填的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应用于粉煤灰具有极强的透水性能的特点,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能加快地基基土的固结速度,在缩短过程施工工期和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降低了房屋建筑工程的造价,应用时主要是把粉煤灰与淤泥,根据一定的配合比例混合拌匀,并应用于地基处理之中,就能大大的提升地基处理效果,提升地基的承载力,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准备阶段
在地基开挖之前必须做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对开挖现场地质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安排组织相关的工艺流程的衔接,并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一定的措施和预警处理方案。并且根据现场环境要对相关的设施进行布置,并对周边的水文条件和管道线路进行摸底调查。对于在施工中所用到的材料,对其在数量和质量上进行把关,严格控制购进的材料。
2、施工阶段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在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摸索并研究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新的理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地基开挖之前应该先放好基础线和开挖线,并将其引导到确保不会被破坏的地方。在地基开挖过程中,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应该通过严格测量,严格控制标高,防止出现超挖现象。在浇捣C10垫层过程中,一定要预留出同等条件下的试块,并将其送至实验室对其进行养护。对于各种在房屋修建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按照图纸下料,在绑扎钢筋之前要清扫杂物,并且在相应的位置弹出标高线。绑扎钢筋这一步骤结束之后要保证其板面的整洁,并且模板的焊接缝处不存在漏浆现象,而且保证支撑系统具有较强的韧性、不易变形。在对其进行浇注时应该尽量缩短搅拌地点与浇注地点的距离。
3、质量检查和验收阶段
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地基施工图纸的优化绘制问题。房屋建筑图纸是施工人员与建筑设计人员之间相互交流的语言,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依据。通过CAD绘制出来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可以准确的帮助施工人员知晓设计者的意图。第二是,预压法。预压法指的是在房屋建筑还没有修建之前,在拟修建场地对其进行荷载施压,使土体变得密实,这种处理方式一般都被用于淤泥质土、淤泥以及冲填土这样类型的地基施工之中。预压法一共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真空预压,第二种是堆载预压。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基类型应该选择不同的地基预压方法,比如对有深度的地基,则应该采用第一种。第三是采用智能方式优化地基处理的相关技术。施工工艺和技术处理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施工人员必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且与工程的相关地质报告进行比较,及时的发现并报告新的地质情况,优化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陈清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研究与探讨,2012(9):353.
[2]常久.分析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J].建筑科学,2012(29):43.
[3]樊桂花.房屋建筑施工供参观恒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1(4):107-108.
2024-09-04 909 0
2024-09-04 846 0
2024-09-04 862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