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简介
华信洋浦石油储备基地项目(一期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是由海南华信石油基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本项目位于中国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石化功能区。
本项目拟建设用地面积约为800亩、总罐容280×104m3的油品商业储备库,用于储存和中转原油、燃料油及成品油等化工产品。
二标段包含燃料油罐组(1024罐组)、汽油罐组(1025罐组)、柴油罐组(1026罐组)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燃料油罐容为60×104m3,为钢制外浮顶罐;柴油罐容为20×104m3,汽油罐容为20×104m3,为钢制内浮顶罐。
其中强夯处理范围为柴油罐组及所有罐组防火堤内2.0m范围至储罐外部分的土体。
2.自然条件
2.1.地形地貌
开发区的海岸地貌属海漫滩和滨海区。海岸线基本呈南北走向,西面向海,东面为陆,近岸为玄武台地,地势总体呈东高西低。近岸陆域为丘陵坡地,地面起伏不大,海拔大都为10~20m。在长期海相冲刷、侵蚀及风化作用下,形成典型的侵蚀型海岸。在海岸陡崖以下是向海延伸的海蚀平台,往外海底地形缓慢向外倾斜,水深自-5m~-25m左右,海底地势平缓。
2.2.工程地质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成果,本次钻探最大揭露深度范围内揭示的地层从上至下可划分为8个岩性单元层,即①素填土、②中砂、③次生珊瑚礁、④生物碎屑岩、⑤粉质粘土、⑥中砂、⑦生物碎屑岩及⑧中砂。
根据设计要求强夯处理深度要达到①层填土层和②层中砂层底面。
即:①素填土
棕黄色、灰黄、棕红色,稍湿,松散-稍密,主要由中粗砂、生物碎屑岩及粘性土等组成,该层为近期人工回填形成,在场地内均有分布,表层经过车辆碾压,揭露厚度1.20~8.60m,平均厚度4.93m,出露地表,层顶高程为3.83~8.81m
②中砂
浅黄、灰黄色,稍密-中密状,稍湿-饱和,砂粒成分石英质,亚圆形,颗粒均匀,分选性较好,胶结性差,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南侧原海域边滩,揭露层厚0.50~7.40m,平均厚度3.91m,层顶埋深1.20~4.60m,层顶高程6.56~-0.57m。
3.设计要求
(1)1026单元罐组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fak≥230kPa,压缩模量不小于14MPa。
(2)非罐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3)要求处理①层填土层和②层中砂层底面。
在本工程中,强夯工艺主要分为点夯和满夯,根据设计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案,本工程选取1500KNm为满夯,3000KNm、6000KNm的强夯。柴油罐组(1026罐组)进行两遍夯点间距为7m×7m正方形布置的6000KNm能量级的点夯,之后进行一遍1500KNm能量级的满夯。燃料油罐组(1024罐组)、汽油罐组(1025罐组)在完成振冲碎石桩之后进行一遍1500KNm的满夯。所有罐组防火堤内2.0m范围至储罐外部分进行两遍夯点间距为6m×6m正方形布置的3000KNm能量级的点夯。
在正式施工之前根据不同施工区域对地基承载力的不同要求进行了地基处理实验,强夯罐体试验区域选择5点×5点进行施工,施工平米数约为1800m2。强夯非罐试验区域选择4点×4点进行施工,施工平米数约为440m2。以此为之后的正式施工确定施工参数。即施工参数为:罐区强夯施工设计参数
6000KNm能级强夯采用“夯三平二”工艺,即点夯3遍,满夯2遍。夯锤直径2.5m,第1~2遍点夯单击夯击能为6000kN.m,第3遍点夯单击夯击能为3000kN.m;第一遍满夯夯击能为1500kN.m,点夯终锤结束标准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执行,相应能级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分别不宜大于15cm、5cm。
主夯点呈7m×7m正方形布置,第一、第二遍夯点采取隔行跳点方式施工,第三遍夯点在第一、第二遍相邻四个主夯点的中间插点。整平场地表面,满夯夯印要求搭接1/3,以夯实浅部填土。
.非灌区强夯施工设计参数
3000KNm强夯能级采用采用“夯二平一”工艺,即点夯2遍,满夯1遍。夯锤直径2.5m,第1~2遍点夯的单击夯击能为3000kN.m;满夯夯击能为1500kN.m。结束标准为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分别不宜大于5cm。
主夯点呈6m×6m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点位于正方形的四个角点,第二遍夯点在第一遍四个夯点中心位置。满夯夯印要求搭接1/3,以夯实浅部填土。
4.强夯实施
①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②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③强夯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④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⑤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⑥重复步骤⑤,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⑦换夯点,重复步骤③~⑥,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⑧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⑨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5.质量保证
5.1.质量控制标准
⑴锤重、落距、夯击点布置及各夯击次数按设计要求控制;
⑵强夯的夯击遍数、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控制;
⑶允许偏差项目:强夯地基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按下表规定数值进行控制:
强夯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夯击点中心位移 100 用全站仪或拉线尺检查
2 顶面标高 ±10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检查
3 落距 200 拉尺检查
5.2.质量保证措施
⑴测量放线严格按照甲方给定的坐标点执行,画出网格线(点)应妥善保护,技术人员经常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⑵放夯点控制点前,技术人员对控制点严格检查无误后,进行放线定位。为使夯点中心准确,其中心用10cm长铁钉定位,再撒上白灰,并以锤底为半径划上白圈,确保夯锤就位准确;
⑶施工前技术人员认真查看图纸,对图纸上的夯点进行编号,检查夯锤、落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⑷施工中要保证每点的夯击能量及夯击击数,并做好原始记录。记录员要特别监督检查夯锤的落距和夯击数;
6.强夯施工检测
强夯地基均匀性检验,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按每300平米不少于1个检测点,且总体不少于3点。
强夯地基承载力通过静载荷试验确定,载荷试验点数量每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至少应有1个试验点,且每台储罐不少于3个点。
在施工完成10天后进行第三方检测,
经过第三方检测所有施工区域的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均匀性良好。
7.总结
我公司华信洋浦石油储备基地项目(一期工程)的强夯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强夯质量完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的,所有检测均符合设计要求,这也为今后类似的地基处理工程提供有力的实践经验,但是强夯施工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某地的成功经验不等于用在其他地区也适用,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地基情况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科学的施工方案。
总之,强夯法加固地基,它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应广、施工速度快,质量易于控制,工程费用低等优越性,在合适的地区可大力推广。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