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备案系统下的桩基检测

2015-07-16 163 0

   现如今,桩基础已成为高低层建筑、大小型桥梁、码头甚至新建厂房等采用的主要基础型式,桩基工程除因受地质条件、基础与结构设计、桩土体系相互作用、施工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复杂性外,桩的施工还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发现质量问题困难。因此桩基检测工作是整个桩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提高基桩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检测评定结果的可靠性,才能真正做到确保桩基工程质量和安全。
 
  1.无锡市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备案系统的简介
 
  无锡市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备案系统是无锡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质监站)为加强对桩基检测全过程的监管,由徐州建筑研究院负责研发。于2011年开始在无锡所有的桩基检测活动中运用实施。至今一直运行良好,并起到原先既定的作用。它既方便了质监站对所有桩基检测活动的监管,又让所有的桩基检测活动更具操作性和透明性,是各从事桩基检测活动的企业与质监站的有效沟通桥梁。
 
  2.桩基检测在无锡市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备案系统的各个具体流程
 
  2.1公告栏
 
  公告栏的作用主要是接受质监站发布的各种信息及通知。一般会发布一些会议通知、新的监管举措通知、周期内各单位的桩基异常情况汇总及现场检查情况通告等。此功能类似于政府网站的发布信息,对所有检测单位可见,政府的行为更具体,更透明。
 
  2.2机构信息
 
  机构信息包含基本信息,检测人员和检测仪器。这些内容都是从事桩基检测活动的前提,也是检测前的必须准备。基本信息主要是指企业的信息,包含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法人信息,资质证书编号及有效期限,计量认证证书编号及有效期限等。检测人员主要指具有从业资格的上岗证的人员,各单位必须对单位内人员进行备案,包含姓名,年龄,从业资格上岗证号等信息。检测仪器主要指检测活动中所使用的仪器,为保证所有检测使用的仪器都在计量检定的有效期内,需对所有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的仪器进行系统备案,包含仪器名称、型号,测量范围及计量检定的证书编号等。如若超过有效期,则系统自行判定仪器为“编辑状态”,即不能使用,需重新计量检定。待经过计量检定后拥有新的证书编号后重新备案。此项功能对企业管理仪器及仪器的量值溯源管理十分有效,使用频率也很高。这就保证所有检测使用的仪器都在计量检定的有效期内。
 
  2.3检测信息
 
  检测信息包含工程信息,检测方案,检测通知和检测报告。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桩基检测活动的大部分主要过程。
 
  工程信息主要是指需检测工程的基本信息,包含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区域及地址,建设、监理、设计、勘察单位以及需在系统内设的地理地图中标出具体位置和坐标。值得注意的是标出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坐标就实际明确了工程的实际具体有效的地址,也方便了质监站对检测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管。这些工程信息是检测方案的必备要素,检测方案也需要检测信息的准备内容。
 
  检测方案就是指实际检测工程的具体工程概况及准备要素等,除了工程信息中的部分内容,还包括施工单位,结构形式,结构层数,基础类型,设计等级,委托单位,单桩数据(类似桩径,桩长,设计强度等级,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等),检测方法,检测目的,检测数量,检测部位,施工日期,待检测日期,设计极限承载力,试验最大加载,合同编号,检测方案编号,项目负责人,现场检测人员及联系电话等。待这些内容全部输入确认后网上提交质监站审核,主要审核检测方案中例如检测数量、检测方法等内容是否满足检测规范或现有检测法规要求。检测方案审核通过后,会系统给其一个备案编号,方便资料管理和系统检索。这些都是开展检测工作前的实际方案,也是检测报告中需包含的内容,是最后形成检测报告的实际输入。
 
  检测通知主要告知质监站我实际进行检测活动的时间区间。待质监站回复后可开始现场的检测活动。这也进一步加强了质监站的实际监管。
 
  待现场检测完成后形成最后的检测成果也就是检测报告,备案系统中的检测报告是最终纸质版检测报告的提炼,也是检测报告的核心部分。它是最终纸质版检测报告的前四页:第一页封面(包含资质证书编号,计量认证证书编号,检测方法,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备案编号,报告编号,检测机构名称等);第二页签字表(包含检测仪器,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技术负责人及相关说明);第三页工程概况(包含工程信息和检测方案中的最后实际确认的信息等);第四页检测结论,是对检测结果的实际评价。此报告内容在质监站网站均可查询,是工程基础验收的重要依据。
 
  3.结束语
 
  桩基检测是所需建筑施工的必要检测,也是保证所需建筑基础的安全保障。无锡市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备案系统各流程环环相扣,最终为了保障检测结果、检测报告真实可靠可追溯,加强了桩基检测的规范性,实效性,透明性。然而,检测系统并未全部包含桩基检测所有的内容,类似现场的检测信息,检测数据的分析整理,检测项目存档等都可纳入该系统中,让所有的检测内容都“清晰可见”,实现全电子办公及管理,才能让所有桩基检测活动更具长久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