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15-07-16 81 0

   1、引言
 
  现阶段,市政建筑工程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骨架,然而钢筋混凝土的自重一般比较大,而且市政建筑工程在施工及使用中普遍存在多种荷载共同作用的情况,利用承重墙、受力柱等将荷载传递给地基,而且这种现象具有偶然性和长期性,所以就对市政建筑工程地基在使用年限内可以有效承载荷载。而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市政建筑工程不可避免会出现沉降现象,如果地基施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则其沉降可以降低到可承受范围内。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导致工程局部受力不均匀沉降,导致工程倾斜、裂缝等质量现象。所以,地基施工对于市政建筑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杜绝质量隐患,施工工作人员重视地基施工技术,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则会延误工期,增大工程造价,基于此地基施工的作用不言而喻,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本文对有关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特点分析
 
  2.1复杂性
 
  我国地广物博、幅员辽阔,南北质地结构构造有很大区别,比如淤泥土、冻土、季节性冻土等土质,在这种土质之上施工必须要进行处理,还有一些地方处于地震频发区域,地基则容易变动,以此来看地基施工具有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勘察及施工难度不小,导致实际施工时面临复杂的技术问题。
 
  2.2严重性
 
  市政建筑工程大多为基础类工程,工程完工后进行检查,哪怕是检查出地基施工有缺陷,但是很难进行修整,如果返工处理则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如果不作处理,则会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做针对性的处理,极其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2.3困难性
 
  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困难性是指和工程其他部位相比较而言,市政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的难度比较大,主要是由于地基施工在地下进行,难度要比在路面之上施工要大很多,也就是难度系数大,还有就是地基属于市政建筑工程的基础位置,如果出现问题,有可能会对整个市政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说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具有很大的难度。
 
  3、市政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3.1地基基础选择
 
  地基基础的选择首先要确保工程整体承载力的需求,所以要按照地基实际情况对地基基础类型进行选择,比如说地基承载力足够的情况下,基础和竖向结构分布方式一致,那么可以优先选择造价经济的独立基础,如果地基土比较软,建筑物的自重比较大,为了避免市政建筑对地面的压力太大,则可以选择和地面接触面积较大,而且压力较小的筏形基础,如果地基基础土质很好,地下水位较低,可以选择人工挖孔桩的基础类型。
 
  3.2地基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基施工技术也有所进步。比如带有前瞻性的用就处理,比如在已经发生了安全质量隐患之后的暂时性处理,比如代有针对性的夯实处理、深层处理、浅层处理等,所以市政建筑物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按照工程实际需要对地基施工技术进行选择,同时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要注意满足地基质量的需求,二是要对施工工期、投资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常见的地基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换填土垫层法,主要是起到改善土质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的作用,对坑底土质进行清理,然后换填质量较好的土质,常规换填土包括三七灰土、二八灰土等;(2)是振密、挤密法,主要是利用机械振动、挤压等方法,从而促进地基性能的提高。常规方法包括:重锤夯实法、强夯法、表层压实法以及振冲挤密法等。除此之外,还有置换法、胶结法以及加筋法等,不一一详细介绍。
 
  3.3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本文对地基施工阶段进行划分,包括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
 
  首先,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前指的是施工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为正式施工做准备,其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现场地质情况的勘测和调研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研以及总结,是为了之后制定工程施工方案做铺垫,而后组织安排施工工艺流程,制定安全技术指标。对于市政建筑工程施工地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和排查,对预警方案进行设置,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则可以依照预警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条不紊的处理。还有就是要按照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比如说地下管道铺设,以及周围建筑物的特点等,对市政建筑工程作业方案进行设置。比如说,施工机械装置、设备、型号、材料等的确定,施工路线的确定等。
 
  其次,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是指施工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尽管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地基施工处理方面已经总结很多理论和方法,然而在实际工程实践中依然欠缺一套完整的标准和施工规范。所以,在施工时要根据成熟地基处理技术指标进行,不能盲目凭借施工人员的经验。土地开挖时施工测量人员要对标高进行控制,不能超挖。在浇捣C10混凝土垫层过程中,需要预留出标样以及在同一条件下的试块,在做试块时还要由工程监理人员负责监督,送实验室进行养护。施工时要根据施工图纸对下料单进行准确计算,比如说利用对钢材的定尺长度对下料进行统筹安排。除此之外,绑扎之前要先清扫模板内的一些杂物,砌墙时落地的砂浆灰也要及时清理。最后,还要做好钢筋的清洁护理工作,确保模板接缝处不会出现漏浆的情况。
 
  最后,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后阶段是指施工后期环节地基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在对地基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施工时所涉及的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同时具备出厂合格证明。桩位要准确无误,桩身垂直竖立,接桩偏差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单桩静载试验时要对预制桩桩头进入基坑内预留锚固长度进行严格控制;(3)对焊接情况进行检查,不能出现缺焊、漏焊等情况。还有就是要注意压入土内的铁要进行相关处理,正常而言是涂刷防腐漆表面处理;(4)对封桩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可靠,以及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3.4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首先,为了保证地基无渗水、漏水的情况,则需要在地基施工时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桩基混凝土的等级,而且还要做好护壁密实性改善检查工作;其次,做好地基施工混凝土配比工作,换言之混凝土配比阶段要把好原材料进场关,对原材料取料进场过程进行严格检查,科学合理的进行人工挖孔桩和机械钻孔桩的科学配比设计;最后,做好相关施工标准和技术规范,这一点实际上和选择的混凝土类型是没有关系的,比如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以及坍落度等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这是市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
 
  4、结语
 
  总而言之,地基作为建筑工程和地面的连接处,地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市政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假如地基基础类型选择不当,或者地基处理技术运用不科学,则会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甚至造成建筑工程出现裂缝、倒塌等现象。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市政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我们要提高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采取施工技术,严格规范得制定相关方案和策略,抓住地基施工技术要点,禁止出现应付了事、不规范操作行为,给市政建筑工程留下质量隐患,最终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就是要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弥补常规地基施工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确保地基施工技术在整体工程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宫晋太.水泥深层搅拌地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4)
 
  [2]徐金昌.基于直接控制法在地基施工质量预控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7)
 
  [3]武建宾.高水位下软弱土地基的沙垫层施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1)
 
  [4]杨子江,张逸琳.地基施工验槽步骤和方法[J].当代建设.2009(05)
 
  [5]杨红.灰土挤密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J].甘肃科技.2001(06)
 
  [6]欧阳倩,王治坡,许峰农,闫兆强.DDC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业建筑.2006(S1)
 
  [7]赵宇明.压实填土地基施工概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4)
 
  [8]陈小兰.浅析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